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与北京汉唐自远技术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2月10日,广州市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与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聚焦“医疗数字化”主题,立足医疗数字化人才培养,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俊华,益路同行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一,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向群、总经理戚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六,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益路同行基金会理事长、“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秘书长胡丹,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理事席彪等领导及线上线下嘉宾共24人出席了活动。 线下参会嘉宾合影 会议上半场,由胡丹主持 会上,张俊华书记首先祝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他指出,医疗数字化是具有潜力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医疗数字化人才培训平台涉及培训课程、带教老师、学员、基地以及技能考核等方面,需要双方共同开发面向全国卫生健康人才的培训项目,需要跨学科的科技合作,需要紧盯世界一流的科技。他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入开展医药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探讨人工智能相关的引领技术,把研发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张俊华 致辞 陈一理事长代表基金会致辞,他说,成立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标志着益路同行基金会与汉唐自远的合作以及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的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将具有里程碑意义。围绕健康战略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做好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医院管理、护理管理、慢性疾病防治等重点方面的工作,数据医疗是我们的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新型的现代化医疗方式,医疗数字化将极大的提高医疗技术,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增强民众看病寻医的便捷。他希望各位专家携手共进,借助“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平台,做好项目管理培训平台的搭建工作。 陈一 致辞 曾向群在致辞中表示,汉唐自远与益路同行的战略合作,将对公司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汉唐自远在医疗数字化行业深耕多年,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可视化手术档案,坚持以科技力量助力行业前行。公司将在国家战略方针指导下,不断以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医疗数字化方向转型,用科技解决民生痛点,希望对医学人才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曾向群 致辞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宋士吉和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纪志刚分别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强调了医疗数字化的重要性。 宋士吉 致辞 纪志刚 致辞 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上,胡丹和曾向群分别代表益路同行慈善基金会和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了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和指导作用,成立了以席彪教授为主任委员的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成员来自国内医疗机构和医疗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张俊华和陈一向当选的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颁发了聘书。 胡丹和曾向群签订合作协议 颁发聘书 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最重要的是工作,一方面高危人群都在农村,所以医疗服务卫生健康的重点需求在于他们,培训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技能的发展十分重要,要重点抓所需的内容、技术。另一方面,现在多学科发展,不能单独依靠哪一个,要加强双方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深刻理解项目意义宗旨、精准把握项目的目标、认真选择项目策略、合理安排项目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扎扎实实推进项目。用基础的力量为卫生事业,尤其是基层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益路同行基金会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席彪主任委员致辞 会议下半场,由席彪主持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廖洪恩,苏州协同创新医用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玉宁,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王军,北京航天总医院骨科主任、教授,航天医学首席专家赵文。四人作为益路同行基金会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进行线上致辞,都对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成立表示了祝贺,愿为未来医疗数字化技术培训贡献力量,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实现全面突破与发展。 副主任委员致词 北京汉唐自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戚扬,从公司简介、核心业务介绍及社会责任三大方面,对会议人员进行介绍。汉唐的核心价值为用科技解决民生痛点,用技术解决应用痛点。致力为智慧教育、智能医疗、智能会控提供全系统解决方案,基于成熟平台的建设同时,实现对用户应用需求的定制开发。戚总表示,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级,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未来,汉唐自远将会更大力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数字孪生、5G和物联网等科技深度赋能健康医疗产业,期待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军者涌入,共同探索医疗数字化培训的生态价值。 汉唐自远业务介绍及成果展示 最后“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俊华做会议总结,一方面祝贺今天取得成果,双方签署成立了医疗数字化培训工作委员会、起草委员会的管理办法、分享了数字化培训实践经验,会议过程启发了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培养的思路。另一方面推进了相关方面专业数字化培训团体标准。最后祝愿将来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让数万医务工作者从中受益。 张俊华做会议总结 |